西夏文学文献整理研究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31日 13:15 所属栏目: 成果荟萃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张蓓蓓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夏文学文献整理研究(17CZW03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开拓,黑水城出土文献对中古时代的诸多学科起到很大的研究价值及补充作用。而在西夏文学方面,其填补文学史空白的价值更是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盖缘文献阙如以及精通西夏文的学者较少,学术界关于西夏文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西夏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及单篇文献解读,极少从宏观角度考述西夏文学,很难构拟西夏文学的全貌。因此,该成果对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中的西夏文学文献进行系统、细致地勾稽整理和研究。

该成果将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文学文献及传世文献中西夏文学性较强的官方表奏作品及党项西夏碑中的文学作品史料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汇编、校录与研究,尽可能为西夏文学研究及中国文学史研究提供客观、翔实、便于查阅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对西夏文学史料的考述和剖析,宏观展现西夏文学的面貌,还原西夏文学对中原文学学习、借鉴、模仿、再创的过程,具体展现其与中原文学的共性及个性。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在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中遗存有为数不少的西夏时期的文学史料,这些史料是研究西夏社会政治制度、文化交流及文学生成、传播的重要依据。这些史料集中展现了西夏文学的语言艺术及表达风格,也打开了西夏社会的生活世界,展现了他们世界的丰富性与多彩性。在了解西夏社会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认识西夏的时代精神和风貌。

1.该成果全面梳理并汇编了黑水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及西夏碑刻中的西夏文学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录文与校勘。

在黑水城出土文献中,与西夏文学相关的史料散见各处,这些史料有刻本,有写本,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字迹漫漶,有的用难懂的西夏文写成。该成果从黑水城出土文献中全面搜检并整理出这些文学文献,从传世文献中甄选出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从宏观上对西夏文学文献有一个大致的描述。其次,该成果综合利用前贤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进行校勘,尤其对前贤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前贤将西夏语“时苗”翻译为“史莫”,将西夏语“蒺藜”音译为“尼则列”,将“苫块”录为“苦块”等此类错误,该成果皆予以纠正,并出校勘佐证。

2.该成果对西夏的诗、词、小说、佛教文学、碑刻文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了西夏文学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并进一步探究了西夏人的精神世界等。

在确定西夏文学内容的基础上,该成果首先从文学生成、交流、创作、运用等角度,探究了西夏人接触中原经典唐诗宋词的初始状态,西夏一般文人如何借助诗歌展现自己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理想,西夏政府如何运用文学维持其社会秩序以及权贵阶层的文学对君主的依附性。第二,从写本学的角度,分析了西夏的词曲对中原词曲的借鉴与再创,探讨西夏人对中原经典的感知力,以及如何运用“词”这一文学体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等。第三,从文学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西夏的传播与运用,探讨了《圣立义海》中的故事与汉人典籍故事的异同及其原因。第四,从宗教思想与文学运用角度,讨论了西夏佛教的发展情况及在各类佛教仪式中文学的表现,同时分析了西夏佛教发愿文的结构、体式以及修辞手法等文学要素等。

(二)重要观点

1.西夏的诗既有精英文本,又有大众文本,从西夏谚语到一般文人的拜寺沟方塔诗再到宫廷诗,体现出文学、文化层次感。西夏“习字”文书中的唐诗宋词是中原经典文学在西夏传播的另一种方式和存在状态,它可以还原西夏民众接触中原诗词的初始状态,也可以印证中原文人诗词在西夏的传播受其身份、地位与知名度的影响。西夏谚语是西夏文学中最能反映其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它以质朴凝练的语言描述西夏社会的各个方面,谚语编纂的目的是“观民风”“行教化”,维持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拜寺沟方塔诗集承载中原一般文人迁至西夏入仕的心路历程,这组诗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但却真实地体现了一般文人的生存状态与理想。宫廷诗的创作程式化较强,缺乏个人价值的独立呈现,对君主的依附性强。其主题多反映帝王足迹所至、思想所趋、政策所导,多赞誉国风王泽,点缀生平,因过度粉饰太平而显意蕴不足。

2.西夏的词曲展现了从写本学角度考证文献的重要价值。这些词曲多出自民众或僧徒之手,很少受上层意识形态的束缚,笔墨间记录着民众的情感、思想,体现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体现文学在民间层面的传播状态,也反映了西夏文学与敦煌文学的承继关系。《粉蝶儿》词是西夏读者因“庄周梦蝶”所引发共鸣抒发情感的产物,它详细地还原了文本生成的情境与过程,体现了记诵者的思想情感与知识信仰,也体现了西夏民众对中原文学的理解力与感知力,可辑《全宋词》之佚。A20v组词体现了西北民众对中原“词”的模仿与再创,虽内容不能望中原宋词之项背,但在形式上尝试创新,可补《词谱》《词律》的变体。《慢二郎》词上阙中“难多”二字在整首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应该位于下阙首句。据其内容及形式或可认为该词是《二郎神慢》的非正式称名。该词遣词造句模仿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首诗,内容佛道共融,亦与《悟真篇》思想一致。

3.西夏的小说要借鉴敦煌小说的分类,不能以现代小说的概念去定义。《圣立义海》中的故事讲究结构极简、增加辅助意象、叙事风格明快,表现出与汉文典籍不同的叙事方式。故事所变动的细节反映了西夏的民族信仰、价值取向及知识认知。《新雕文酒清话》见证了夏、金、宋民间文学的交流。《新雕文酒清话》追求故事的完整性与谐谑性,符合唐宋酒令的要求,很可能是作为行酒令的学习材料在西夏传播的。这两件文献展现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西夏不同层面的传播与运用,既体现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又体现小说的个体娱乐功能。

4.西夏佛教文学作品以佛经发愿文为代表,另有部分佛教仪式中的应用性文本亦具有一定文学意味。从文学角度分析,西夏佛教发愿文结构化强,其成因源自佛教仪式的程序性及本土佛教传统;多用骈体,其成因源自西夏与辽、宋、金之交聘公文传统,并以此形式彰显对佛教法事之重视与崇敬;多用修辞,多以譬喻、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表达发愿人思想情感,尤其喻体选择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发愿文除融合佛教内部各宗派思想,还杂糅儒、道思想,体现西夏宗教信仰的多元文化。佛教仪式应用文如《弥勒上生经讲经文》《释迦赞》《小西方赞》等则体现了文学这一艺术形式在西夏民间佛教法事中的运用情况,促进了佛教在西夏的传播。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一)学术价值

由于学术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所用材料的差异,在西夏文学研究方面,先贤时哲中涉足此领域的研究者,大多侧重于对单篇文献或某类文献的考证梳理,内容解读,抑或只是为证实所要陈述的学术观点,对这些材料进行必要的援引,对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及碑刻涉及到的西夏文学材料并未加以全面的钩稽和整理,对西夏文学的宏观论述较少。西夏文学史料散见各处,有的残缺漫漶,搜求整理极有难度。该成果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和研究,既能为西夏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较为完整、清晰的史料,又能为西夏文献研究拓展文学的新视角。文学作品是带有体温的历史,将这批史料置于西夏文学的动态发展中,立足于文学角度,考察西夏文学的产生、发展、传播,探讨其过程特征、价值形态、思想风潮及对中原的借鉴范式、与模仿再创的过程等,对补足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考量西夏社会史、西夏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二)应用价值

新材料的发现对学术研究的推进是毋庸置疑的,敦煌文献、黑水城文献的问世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学术研究的进步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新材料的发现,对已知材料包括新材料内涵的挖掘和认识也尤为重要。因此,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及碑刻中蕴含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重新考察、挖掘和发现。系统整理、校勘和研究以上史料中的文学要素,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进一步考察西夏文学的全貌,也有助于深入揭示西夏文学的内容与特色,同时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